修志问道九十载 继往开来再起航 ——纪念上海通志馆开馆90周年座谈会举行

7月14日,“修志问道九十载 继往开来再起航——纪念上海通志馆开馆90周年座谈会”在上海通志展示馆举行。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洪民荣,党组成员、副主任姜复生出席活动。

 

座谈会前,上海通志馆馆长吴一峻主持发布了上海通志馆90周年纪念短片以及“亚叔”“阿姐”两个卡通人物形象。纪念短片《述往思来,向史而新》通过“亚叔”和“阿姐”的娓娓讲述,梳理了上海通志馆90年来的风雨历程,展望了新时代上海通志馆的新使命。

 

1932年7月14日,上海市通志馆在当时的上海市法租界萨坡赛路291号(今淡水路)宣告成立,柳亚子、朱少屏分别担任正、副馆长。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修志事业未竟,通志馆被迫闭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地方志工作。20世纪80年代,随着首轮上海新编地方志书编纂工作的兴起,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关怀下,上海通志馆于1993年立项重建,1996年落成,1997年正式开馆。2022年,上海通志馆开馆90周年之际,上海通志馆新馆——位于上海图书馆东馆4楼西北区的上海通志展示馆,也将在今年和上图东馆整体一起对外开馆试运营。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领导、上海通志馆全体在职员工、曾在通志馆工作过的方志系统干部代表以及部分退休老同志,在上海通志展示馆齐聚一堂,以纪念座谈会的形式,共同祝贺上海通志馆开馆90周年。

吴一峻在座谈会上重点介绍了1996年当代上海通志馆从筹建到落成,以及从无到有积累起第一批2、3万种馆藏文献的艰难历程,历数了上一代通志馆人在建馆之初的种种不易和他们对当代地方志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简述了新近落成的上海通志展示馆的建设过程,强调了今天的上海通志馆对1932年民国上海市通志馆的承续和更新。

上海通志馆老领导朱敏彦、周树安及《上海滩》杂志原常务主编葛昆元也来到现场,他们分别从上海通志馆90年来的重要时间点和地点、《上海滩》杂志与市地方志办公室和上海通志馆的渊源、个人与上海通志馆交集趣事等方面,讲述了上海通志馆发展历程中的精彩故事,表达了对通志馆开馆90周年的衷心祝贺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曾在上海通志馆工作过的方志系统在职干部代表也畅谈了自己的感想和经历。他们回忆了自己在通志馆的工作点滴,看到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越来越好,感到由衷地高兴;也为自己曾经在通志馆的岗位上奉献过、服务过、奋斗过,感到荣幸和自豪。

 

上海通志馆各部门代表以及部分在职员工也分别发言。他们谈到,20世纪30年代,第一代通志馆人在短短五年多的时间里,编写了《上海市通志稿》初稿十一编、《上海市年鉴》三本,整理了《上海研究资料》两集、《上海掌故丛书》十册,征集到志书、年鉴、报刊、碑帖、照片等史料一万余种,为给后人留下了上海发展演变的大量珍贵资料。如今的上海通志馆,藏有上海及全国各省市方志、年鉴、地情资料十万余种,兼具成果展示、地方志开发利用、地情文化交流、主办《上海滩》月刊等职能,是服务、宣传、展示、研究上海地情的重要文化阵地。今年,上海通志馆展示馆也即将开放,前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新馆必将承担起新的使命。作为专业图书馆、地情展示馆、开发利用馆、学习教育馆、人才培养馆“五馆合一”的新型方志馆,新一代通志馆人将在此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充分整合和优化单位职能,立足“上海地情中心”的新定位,让通志馆更好地服务大众,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上海故事。

 

姜复生表示,老中青三代通志馆人的发言让他备受触动。上海通志馆经历了90年的风风雨雨,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可谓筚路蓝缕。90年前,前辈们在动荡不安的社会里,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上海地方历史的书写、记录和存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们的爱国风范和严谨态度垂范后世。希望新一代通志馆人站在新的起点上,能够抓住当下的契机,秉承前辈矻矻以求、斗志昂扬的精神,继往开来,把上海通志馆建设得更好。

洪民荣作总结讲话。他代表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对上海通志馆开馆90周年表示祝贺,对90年前的上海方志先辈表示崇高的敬意,也对为上海通志馆做出贡献的一代代同仁表示感谢。他指出,90年来,上海通志馆的名称、职能、队伍都发生了变化,但不变的是为地方志事业发展而奋斗的初心,是修志、存志、传志的重要责任。希望今天的上海通志馆,以史为鉴,继续传承前辈的创始精神、创业精神、创新精神;立足当代,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体现时代要求、育人职能和发展眼光,打造有地位、有特点、有影响、有作为的上海通志馆。祝愿上海通志馆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期待更加辉煌的百年上海通志馆。

 

 

 

 

 

 

 

 

 

 

 

 

2022-07-14